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of Macao's Development and China's Prosperity
鏡海綻蓮花 盛世耀中華
方寸土壤,小城大事。在遊客眼中,澳門是東方拉斯維加斯,富麗堂皇,霓虹閃爍;在澳門居住者眼中,澳門是嵗月靜好的代名詞,寧靜的街道、莊嚴的教堂,和著親切的人性人情溫暖著每個人的心;在我眼中,澳門是我第的家,溫馨而安逸讓我感恩 。而《圖說鏡海—鏡海歸帆圖》則以手繪圖畫的形式,向眾人展示了一個中西合璧、群英薈萃、歷史底蘊濃厚的澳門 。
澳門之所以能夠集 “東方拉斯維加斯”、“歷史文化名城”“海上花園”之美 譽於一體,與其歷史際遇有較大關聯。《圖說鏡海—鏡海歸帆圖》畫卷緩緩展開,五百年的澳門故事娓娓道來 。史料記載,明朝政府為協助海防,便開放澳門;同時,葡人也能夠與華通商貿易。自此,葡萄牙人將一船船的絲綢,茶葉,瓷器等 貨物經澳門分銷往歐美各州,一箱箱白銀又從世界各地經澳門運往中國內陸,實現最早的互利共贏 。時至今日,澳門商人仍然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多領域為促 進澳門經濟發展 、改善民生作出積極貢獻,當之無愧 “最有人情味資本家”。
正因如此,澳門歷史發展醞釀了其相容並蓄 、互讓互諒的文化性格,多元思想、文化信仰的社會環境自此創造;祥和安定 、信任合作的社區生活得以形成 。歷史地看,1871年創建的鏡湖醫院和1 8 9 2年開辦的同善堂,不僅為澳門 華人帶來福利,還開辦義學 。從此,在澳門,知識不再有階級的限制 。在我心中,澳門同胞便是 “友善”“人情味”的最好詮釋。我小時候隨父母到澳門遊覽,爸爸馬大哈地把一個旅行包遺漏在了東望洋山上,本以為遺失了,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往回走,讓人驚訝的是旅行包丟失了半個小時後居然還留在原地,得以找回 。這件事情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。大學以來,有幸在澳門生活了幾年, 澳門的人性人情更讓我動容 。
同時,澳門的歷史際遇也使澳門發展成為了中西並舉、雅俗共賞、多元複合 的城市 。無論在中國亦或是世界歷史上,作為中西文化的溝通橋樑和薈萃之地的澳門,在政治 、軍事 、宗教等領域都曾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,為各種文化、各個民族的互相溝通、尊重、理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隨著商船來澳的傳教士 ,建立了聖安東尼堂等三座教堂,給予遠航的水手和商人們精神支柱;耶穌會 在澳門高地建設修院教堂,向中國傳播上帝的福音。普濟禪院、蓮峰廟等中式建 築沉澱著澳門的文化底蘊。澳門本土的中式廟宇時至今日亦有眾多善男信女膜拜; 數百年來伊斯蘭教、巴哈伊教等信仰在澳門紮根共生,在香火和吟唱中,慰藉著 人們的心靈 。以西式建築為主、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澳門歷史城區,讓澳門人引以為傲,讓遊客為之感動 ,讓從小對歷史極感興趣的我尤為驚豔 。
1999年,在《七子之歌》的歌聲中,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。今年是澳 門回歸的第二十三年,澳門的愛國愛澳情懷依舊高漲 ,澳門各方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增強,對國家發展和命運懷抱著一份作為中國人應有的使命感。每當內地發生重大自然災害,澳門人更突顯血脈相連的家國情懷,為內地同胞獻上 愛心。澳門政府也積極維護所有澳門居民之安全感,不斷提高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投入。作爲新時代青年,我們應當愛國愛澳,培養自身家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感,積極維護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與發展,讓 “宜居 、宜業 、宜遊”的城 市理想藍圖進一步深化 。我相信,澳門的明天會更加美好,一國兩制、澳人治澳 的澳門故事會更加出彩。
雲散蓮開添盛世,萬家燈火耀濠江。《圖說鏡海—鏡海歸帆圖》描繪的澳門故事永不完結。遠觀,澳門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縮影,滄海桑田,初心不改; 近看,澳門是文明演進的一幅風情畫,世間人情,盡收眼底 。
Post a comment